家门口就能享受!广州增城强化公共文化服务建设
“看了这个展览,感觉自己对祖国文化有了新的认识。满绣、皮雕、木版年画等非遗项目,之前只听说过,就是没见过。这次在家门口就可以看到这么多件作品,感到很惊喜,真是大饱眼福。”日前,增城市民黄女士和家人走进增城区城市馆观看“彩韵生辉”全国非遗作品增城展,该展览向市民群众展示了多个省(自治区)300多件非遗作品,为群众带来一场家门口的“文化盛宴”。
【资料图】
此次展览是增城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的缩影。近年来,增城区高度重视公共文化服务建设,围绕“举旗帜、聚民心、育新人、兴文化、展形象”的宗旨,大力推进文化惠民工程,组织开展各类文化活动,不断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。
聚焦公共文化设施
筑牢“发展之基”
公共文化设施提质升档,是公共文化服务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。近年来,增城区加强公共文化场馆服务能力建设,不断完善上下联通、服务优质、有效覆盖的文化馆、图书馆总分馆制,推动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提质升级。目前增城区共建立13个镇街文化站(文化分馆)、2个社会力量分馆,41个基层服务点,12个镇街图书馆分馆、9个智慧图书馆等。
与此同时,增城区通过结合机关单位、社区、商圈、景区等打造知行书苑、你好阅读空间、中海荔府方舟文化客厅、万有万达文化空间等十家新型公共文化服务空间,积极探索文商旅多业态融合的文化服务新模式,打造融休闲阅读、文化活动、创意生活等多元功能公共文化服务空间,其中4个入选“粤书吧”、3个入选“粤文坊”。
发展群众文化活动
推动“百花齐放”
公共文化空间只是一个平台,发展群众文化,推动“百花齐放”才是最终目的。今年来,“好书相约”“诗想者”“学海艺谈”“挂绿人文讲堂”“因为你”等文化品牌活动在区图书馆、企业等地相继开展,将传统文化融入好书分享、文艺讲座、吟品诗歌、歌舞表演、互动体验等多样文化活动中,不仅把活动送到群众家门口,还让他们从台下走到台上,成为文化活动中重要一角。
同时,增城区聚焦文艺精品创作,大力发展文艺团队,组织创作了《挂绿之夏》和《如何为何》《果园飘香》《五月的荣光》等文艺作品,发展培育了百合女子合唱团、小海豚童声合唱团、秋之韵合唱团、七月舞蹈团和凤凰乐团等,提升了公共文化供给质量与能力。
提升非遗活态传承
形成“多点开花”
非遗是一个地方历史传承的重要部分,也是一个地区民俗文化的重要表现和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。对此,增城区致力让非遗形成公共文化服务,不断提升非遗活态传承,目前基本形成“多点开花”态势。
为建立健全非遗保护机制,增城区建立增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联席会议制度,印发《广州市增城区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实施方案》。此外,组织文化专家、高校、基层文化队伍挖掘非遗资源,不断加强非遗保护传承,推进非遗代表性项目及代表性传承人申报,健全国家、省、市、区四级名录体系,完善非遗传承体系。
同时,增城区深化非遗活化利用,通过举办全国百项非遗作品展,邀请全国百项非遗传承人进荔枝果园、进商圈、进景区、进社区,举办增城非遗沙龙等,营造了保护非遗的良好氛围。
南方+记者 李鹏程
通讯员 陈颖诗
【作者】 李鹏程
【来源】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+客户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