环球快看点丨文论王安石(一):注定为变法而生,变法前的王安石在干什么?
#顶端夜读#
说起王安石,人们脑海中自然而然会幻化出这样一个人物形象,那就是后世贴给他的标签:北宋著名的思想家、政治家、改革家、文学家、诗人、词人,唐宋八大家之一,著作有《临川先生文集》。
#我要上热榜#
(资料图片)
王安石是北宋风云人物,他主持的变法被载入史册,成为中学历史课本上北宋篇章中的重要一环,莘莘学子也从这一章节初步知道了“王安石变法”这一历史名词的历史含义。
而王安石的文章,也是莘莘学子心中的既爱又怕,爱是因为王安石的文章纵横捭阖,别致又清新,读来如沐春风,怕是因为王安石的文章是必背课文。
王安石的短文、小品文简洁峻切,短小精悍,如《伤仲永》《答司马谏议书》《读孟尝君传》等,往往一笔切中要害,让人无反驳的余地。学生也由此知道王安石是“唐宋八大家”之一这一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名词常识。
王安石的文章政论文居多,不平凡的人生经历注定了他的文章处处透露出“务为有补于世”的实用主义理念。即使在他的游记中也有浓重的议论成分,脍炙人口的《游褒禅山记》就属于此类。
王安石的诗词,或许是学生时代中接触最早的,《泊船瓜洲》《书湖阴先生壁二首》早已入选小学语文部编教材。
春风又绿江南岸,明月何时照我还。这生机盎然又意味深远的诗句就出自王安石《泊船瓜洲》一诗。据说,王安石最初写的是“春风又到江南岸”,但他总觉得“到”字无法表达出春回大地的意境,又改为“过”字、“入”字,但他始终感觉词不达意,始终差那么一点点意境和火候。
经过十多次的反复推敲修改,最后确定为“绿”字,一下子就把春回江南的意境表达出来了,这种千锤百炼的写作的风格在他的文章中也处处体现。
王安石的诗风遒劲清新,立意超卓,他喜欢那些具有坚强性格的事物,如不怕霜欺雪压的梅花,磊落坦荡的苍松,耿耿直节的劲竹等。
遥知不是雪,为有暗香来。这是王安石的《梅花》诗中的名句,立在僻静甚至冷清的墙角,冲破严寒静静开放,远远地向世人送去浓郁的幽香,这首诗写的是绝世之梅,也暗喻绝世之人。如果说,梅花诗有段位的话,那王安石的《梅花》一定是王者。
王安石,是中国文学史和古代史上占有重要一页的名字,是文化史和思想史上绕不过去的一个站点。王安石一生中最为人们津津乐道的事情,除了他的文学诗词成就外,还有由他发起并主持的那场影响了北宋走向的熙宁变法。
那么,王安石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呢?在那场风起云涌的变法中,王安石又扮演了怎样的角色、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呢?要揭开这些迷雾,一切都还得从他的人生经历和际遇说起。
变法之前,基层历练
宋真宗元年(公元1021年),王安石出生在临川(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)一个世代为儒的书香门第。
王安石的父亲在南北各地做过几任州县官,小时候跟随父亲去过很多地方。王安石少年时期就爱读书学习,记忆力特别好,写作更是精彩,显示出了很高的文学才华。
《宋史》中对少年时期的王安石的评价是:“安石少好读书,一过目终身不忘。其属文动笔如飞,初若不经意,既成,见者皆服其精妙”
王安石跟随父亲历经南北的经历,让他亲眼目睹了“民劳财匮”的民生和社会现状,也对民生问题有了更深体会。也正是因为这样的经历为王安石的心头埋下了一颗改革的种子,所以他后来才那样义无反顾地大力推行改革。
宋仁宗庆历二年(公元1042年),二十一岁的王安石考取了进士,到淮南出任判官。任满后,王安石放弃了京试入馆阁的升迁机会,调为鄞县知县。
不管在哪儿,王安石都是兴修水利、扩办学校,发展农桑,做了很多务实为民的工作。鄞县任职之后,王安石又辗转到舒州、常州任职,他在基层任职长达十七年之久。
期间王安石体察民情,对宋朝开国以来积贫积弱的现状进行深刻分析。宋仁宗嘉祐四年(公元1059年),王安石在江南东路提点刑狱的任上被召回京述职,给宋仁宗呈交了一封《言事书》。
这篇文章是一篇政论文,文章有九千多字,也称“万言书”,内容是在地方任职期间的所见所闻、所思所想,以及关于朝政的深思熟虑的意见看法,还有王安石的施政纲领。
宋仁宗没有采纳王安石的建议,但这篇《言事书》在朝廷大臣中间引起了很大的轰动,这为十年之后的变法赢得了一些主动,并在一定程度上占据了舆论阵地,而且十年之后的变法主张大多源于这篇《言事书》,以至于《宋史》中也如是记录了这一事件:“后(王)安石当国,其所措注,大抵皆祖其书。”
公元1063年宋仁宗去世,宋英宗继位。治平四年(公元1067年),宋英宗去世。同年王安石的母亲病逝,王安石回家服孝,并继续在地方任职。宋英宗在位的四年里,王安石在舒州任职,朝廷多次征召王安石赴京任职,但王安石都拒绝了这些升迁的机会。
王安石认为自己的施政纲领得不到朝廷的支持,势必会遭遇重重阻力,那么赴京任职就不会有所作为,还不如在基层继续任职,这样可以施展自己的才学抱负,做自己力所能及的实事,基层才是自己的用武之地。